第204章 南方哗然!李东阳 刘大夏人傻了_我,朱厚照,加入美帝聊天群
青云直上 > 我,朱厚照,加入美帝聊天群 > 第204章 南方哗然!李东阳 刘大夏人傻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4章 南方哗然!李东阳 刘大夏人傻了

  第204章南方哗然!李东阳刘大夏人傻了!北方八百里加急到!

  奉天殿旁,文楼。

  朝会散去,雷雨未停,因此除了被朱厚照叫去的几人,其他各部的大佬再次纷纷聚集文楼。

  “林大人,你最近和陛下走得近,陛下此举,真的是要掀起南北纷争吗?”

  “这是莫须有……”

  “还真是陛下有确凿证据?”

  身上的冰凉的湿衣服没有让众人感觉寒冷,反而陷入了某种奇怪的执念。

  他们现在,很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一切,到底是朱厚照找借口搞的莫须有,还真是拿到了实质性的证据。

  “说这些,还有什么意义?”

  “陛下已然下旨,雨停后,就昭告天下内阁谋反!”

  “与其再追究这些,倒不如好好想想接下来的风暴吧。”

  林翰忍不住凝望御书房,他发现自己有些时候就是想太多、权衡太多,在关键的时候总显得犹豫不决,错失大好良机。

  他此前要是表现得决绝一些,怎么会让郑纪入阁!

  入阁后,就是皇帝自己人了,会被皇帝单独叫走,知道一些独家消息。

  而不像是现在,被排挤在外,还要听这些官员们猜来猜去。

  他讨厌自己。

  “接下来的风暴……”

  “陛下已经决心通报全国内阁谋反……”

  “这还真是已有历史来的第一次……就算是汉献帝,不,曹髦?元善见……”

  “陛下的依仗,是什么?”

  林翰的提醒,也是让众人很快回到现实,再追究朱厚照莫须有也好,蓄意挑动南北对立也罢,朱厚照已经是当着文武百官宣布了内阁谋反。

  这口含天宪的皇命一出,那是绝无更改的可能了。

  他们甚至想要找出皇帝宣布大臣谋反的例子……

  想到曹髦,想到汉献帝……但通通觉得不合适。

  当今的内阁又不是司马昭,当今的皇帝也没有受到生命威胁。

  到大明为止,真的还没有皇帝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,如此正面的宣布,某些大臣谋反!

  当然,例子有。

  东汉汉质帝刘缵从某种意义上也对大将军梁冀说过他要谋反,嚣张跋扈……

  东魏皇帝元善见甚至还被高澄宣称陛下何故造反……

  这些例子,也都不太贴切。

  因为朱厚照并不是傀儡皇帝,而是掌握了实权的皇帝。

  君臣相斗,讲究的是斗而不破。

  这公然撕破脸,真正的还算是第一次,也算是大明两京制独有的特色。

  他们也想不通,朱厚照的依仗到底来自何处。

  “我还有事,先走了。”

  听到这些人还是猜来猜去,林翰越发烦躁,下一刻也不顾雷雨,直接就冒雨出宫。

  这情况,让得在场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。

  倒是有个人出来给一下意见啊。

  他们接下来该怎么办?

  置身旋涡中心,他们知道内阁谋反的消息一旦公布,会引得天下哗然。

  可他们接下来的路怎么走?谁能来指点一下?

  此时,在他们看来……

  朱厚照就是任性,任性到他凭借着皇帝的权威,在没证据的情况下,说谁谋反就谋反,说要掀起南北内战,就要掀起南北内战,丝毫不顾大明天下的安稳!

  朱厚照在金陵宣布要成立临时内阁的时候,大家对于要有两阁对立的情况,也都能预见,也有心理准备,甚至还准备摩拳擦掌来几个回合。

  可这一下子这一招就把北方内阁拍死了。

  他们一点儿参与感都没有,甚至有些人还和北方内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  这一招下去,他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办了。

  “我也要赶紧回家!”

  “这事情……要好好思考一下了。”

  “三天后,太宗皇陵被炸的消息,真的会传来吗?”

 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,并没有因为金陵的雷阵雨而停歇,反而相当于再给这场暴风雨,再次添加一颗颗大冰雹。

  随着文武百官散去,很快整个金陵就哗然了。

  随后知道朱厚照这种半带预测的提前宣布,所有人都在等待,等待着北方消息传来的那一刻。

  因为……现在,朱厚照所昭告天下宣布内阁谋反的理由,全都系于这消息的真实性了。

  如果没有传来,朱厚照就要成为彻彻底底的昏君,暴君了!

  “王叔、黄宝、郑纪……”

  “这东西,只是你们三人可以看到的!”

  “朕只有一句话,看完不要外传!”

  自然,比所有人知道的稍微早一点的,是如今的金陵总统团队。

  在傍晚雨停后,朱厚照亲自带领朱佑杬、黄宝、郑纪三人来到了孝陵天眼这里,让他们也亲眼目睹了监控回溯。

  北方内阁已经全废了。

  朱厚照现在自然是要仪仗南方内阁。

  他没时间再和这些人浪费时间打磨沟通了。

  趁着监控保存的十二时辰之内,直接用最有利最震撼的监控回溯,证明他的话。

  同时,这也是一种对他皇权至高无上的震慑。

  果然,当朱佑杬、黄宝、郑纪等人看完这监控后。

  他们彻底成了朱厚照最坚定最忠诚的拥护者,同时也更加惧怕朱厚照了。

  第二天,郑纪就战斗力爆棚,眼神坚定的带着圣旨和锦衣卫提前出发了。

  这个时候,内阁谋反昭告天下的消息,也才犹如十级地震,从金陵快速辐射开来,消息所过之处,如同无声惊雷,炸得所有人目瞪口呆。

  而他们知道朱厚照宣布内阁谋反的理由以后……

  更是表情精彩得可以!

  这绝对是莫须有!

  “不是吧?太宗陵寝好好的,怎么说炸就炸……”

  “消息都还没有传来吧?”

  “这不会是陛下编造的理由吧?”

  “找个其他理由,也好啊!”

  “北方内阁,没有什么过错吧?”

  “怎么就一下子到了这个地步?”

  知道消息的读书人、商贩们无不对朱厚照这雷厉风行的通告天下,感觉不可思议,惊骇莫名。

  “什么!?”

  “内阁谋反!?”

  杭州,李东阳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整个人险些从游船上跌落西湖。

  “是的!阁老!现在整个南方集体哗然,谁都没有想到,陛下会因为一个莫须有的消息,直接宣布内阁谋反!”

  “大家都在说……陛下太任性了!”

  “首辅他们也不是傻子,怎么会想去动太宗皇陵?”

  “而且,就算动了太宗皇陵……”

  “可消息都没有传到金陵,陛下又怎么得知?”

  “难道,真的是太祖显灵,太宗托梦?”

  官员也连忙给李东阳解释,对于这种事情,他们也抱有极大的怀疑。

  “走!走!去金陵!陛下怎么能随随便便宣布内阁谋反呢……”

  “他们也不是这样不理智的人啊!”

  李东阳虽然听到这些带有主观臆测的猜测,心头也有同样的疑问。

  但他的政治敏锐度,还是直接意识到,木已成舟。

  他要赶紧去金陵看看到底什么情况。

  ……

  江西,九江。

  退休的刘大夏闲赋在家,这一日,刚刚在自家造船工坊出来,就迎面撞上朝廷骑马奔走的信使。

  他反而很识趣的将他们这支队伍让开在路边,等待朝廷信使快速通过。

  对此,他并没有在意什么,朝廷信使通过后,他继续带领队伍回城。

  只是,在马车之中的他,很抵达城门。

  马车骤然一停,旋即一道道难以置信的喧哗声,便是直接传来。

  “怎么了?”

  刘大夏下意识的掀开马车帘子,一眼就见到城门处震惊又哗然的热闹景象。

  “老、老爷,不,不好了,出,出大事了!”

  “城门皇榜贴出了一个震撼的消息……”

  管家仓皇逃窜了回来,表情好像见鬼了一样。

  “什么消息?”刘大夏心头咯噔一跳,心头迅速闪略不安。

  “内……内阁谋反!?”

  “怎么可能!”

  “刘健大人他们如此高风亮节、对社稷忠心耿耿!怎么可能谋反!?”

  不用管家解释了,一个书生难以置信的大喊声已经传递了过来。

  啥?

  刘大夏身子一僵,目光迟疑的看向城门口,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。

  “老爷,就,就是内阁谋反!”

  管家终于也压下内心的震撼,完整的说出了这句话。

  “什么?”

  刘大夏更是身体一晃,险些从马车跌落下来,旋即也顾不得什么了,直接仓皇下马车,急急忙忙的也奔向城门皇榜张贴处。

  “不可能!?”

  “绝对不可能!内阁怎么会谋反!?”

  “太宗陵寝被炸……”

  “这和内阁谋反,有什么必然联系!?”

  他苍茫的拨开震撼的人群,终于抵达了皇榜前方,看到了皇榜上的白纸黑字。

  这一看,他险些眩晕过去。

  “是刘太保!”

  “东山先生!”

  这会儿,终于有人发现了他。

  他毕竟是九江名人,也是弘治三君子,弘治重臣。

  回来三个月,已经接受了无数读书人拜访,因此在被人叫出后,这里的人更加哗然了。

  “东山先生,您是内阁出来的!首辅大人和谢阁老他们……真的造反了吗?”

  “他们怎么可能,怎么敢啊!?”

  “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?”

  人群一下子围住了刘大夏,尤其刘大夏退休前还是兵部尚书,与内阁想熟,现在有这样的人在面前,他们想要问个清楚明白。

  在全天下读书人眼中榜样的刘健和谢迁他们,怎么一夜之间,就成了逆贼,就谋反了呢?

  刘大夏更加懵了。

  “假的!这,这消息一定是假的!内阁怎么会谋反!?”

  他也终于回神,第一反应就是开什么天大玩笑,三个月前刘健他们还好好的,怎么就一下子到谋反了呢。

  还有……他也知道朱厚照来了金陵这边,内阁也给了他几封信件痛陈朱厚照荒唐,也征求他意见怎么把朱厚照弄回去。

 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,原本会是一场拉锯战,持久战的权力争斗,一下子就被干到底!

  朱厚照到底还按不按常理出牌,怎么能一下子宣告内阁谋反呢!

  “对啊!这是假消息!”

  “内阁好好的怎么就会谋反!”

  “这是陛下对内阁的污蔑!”

  “莫须有!”

  “还有,太宗陵寝怎么好好的就会被炸!”

  得到了刘大夏的话,书生们更加激动,话题也一下子围绕到了朱厚照的莫须有上。

  “这可是加盖了玉玺的皇榜啊!”

  “怎么会有假……”

  “肯定是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,发生了!”

  “陛下不就是来了南方吗,内阁肯定怕被夺权……”

  “啧啧……”

  但很快也有一群理中客,开始站在中立的立场上,分析此事。

  这话一出,人们再次陷入了争吵。

  而刘大夏也在这些人的提醒之下,迅速看到了皇榜落款。

  这,不是假消息!

  ……

  “这天,要变了啊!”

  “陛下怎么不按常理出牌,怎么能一下子宣布内阁谋反了!”

  “那要内阁不从,岂不是要开启内战?”

  浙江宣平,三岁的徐阶正在练字,却听到了身为县丞父亲和同僚们的唉声叹气。

  此事虽然有些天才儿童的他已经会认字,背诗百首,但内阁谋反的含义,他尚不清楚。

  “爹爹,字……这是我的字。”

  他反而在这个时候,拿着自己写得歪歪扭扭的字,想要给父亲和叔叔伯伯们看。

  “儿子啊,先过去,我们正在商量大事,过些天我在给你看……”

  徐父一下子把他抱起,送给了他母亲,而后……又继续和县中的几人商议。

  这算是三岁徐阶,对内阁谋反的印象,印象就是,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。

  虽然……内阁谋反是天大的事情,但如同徐阶这样的小孩,以及同等文化水平的农民百姓,依旧是该生活的生活,该做事的做事。

  唯一的不同便是……普罗大众忽然发现,他们拿到城里买的东西忽然俏市了。

  城中的流氓青皮混混们,也在这一段时间忽然销声匿迹了。

  入城的手续变得严厉了,检查路引也严格了,他们也被通知……发现可疑事情要立即上报。

  其他的变化,暂时没有。

  但受到上层读书人的影响,他们也很快敏锐的感觉到世界不太平静了,周遭普遍出现了观望和忐忑的情绪。

  ……

  徐州,联通官道的城外驿站。

  作为连通南北的兵家必争之地,徐州驿站绝对是一个大站。

  但自从三天前金陵方面传来内阁谋反消息后,这里就备受南方关注。

  因为,来自北方的八百里加急消息,必然要在这里进行中转、停歇、修整,而后再出发。

  当所有人的探讨都归结于朱厚照的莫须有,要等待来自北方消息的时候。

  这里就成了旋涡中心。

  徐州知府更是在消息传到这边的时候,就带领着徐州官员上下来到了这里,焦急等待。

  如今……几乎两天两夜没有休息,只盼着北方不要来什么消息。

  可是……很快,在门口守望的他们,就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。

  而后再太阳底下,出现了一抹红色,一行金字。

  来人赫然是八百里加急的特急信使。

  一匹马、一个人,一件特制的服装,一块特制的铜牌,还有一份特殊的使命。

  这就是八百里加急的信使。

  他们的红色制服身上,只是绣着八百里加急五个金字。

  面对这种人,哪怕再凶狠的盗匪都不敢拦截,因为拦下就形同造反。

  听到这声音,看到这快速拉近的身影,徐州驿站所有人都仿佛被点穴了一般。

  就是连早已经准备好接替的驿站工作人员,也有些麻木了。

  “八百里加急!”

  “换马!”

  “水!”

  信使很快就抵达驿站,熟练的把写着“皇帝之使”的铜牌一亮,也不管马匹,直接就坐在面前的桌子上开始大口喝水,囫囵塞饼,他要在极短时间内,补充水和食物,争取一口气跑到金陵。

  “特……特使,这……这是来自京城的八百里加急吗?”

  徐州知府赶紧上前,下意识的看向了信使的背包。

  信使瞟了他一眼,理都不理,继续狂吃狂干。

  “好了吗?”

  就五分钟,他都不敢耽搁,把东西全塞到嘴巴之中后,就催促驿站。

  驿卒早已经把快马备好。

  “特使,您的马……”

  “谢了!”

  特使翻身上马,猛然扬鞭,快马吃痛,犹如一道闪电向远方略过。

  特使这是来得快,走得也快。

  好像就没有来过一样。

  可是……徐州知府和整个驿站的所有人却忍不住抬头看天,意识到天变来临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yzs9.cc。青云直上手机版:https://m.qyzs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